您当前位置: 市级动态
玉溪市属国有企业开启参与城市建设新模式
2024-05-27 09:18:54

□ 玉溪日报记者 李晓兰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期,位于中心城区聂耳路上的玉溪市第一自来水厂工业记忆文创园一期向市民开放以来深受好评,坚定了项目主导者玉溪市家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及子公司玉溪市供排水有限公司加快推进二期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以玉溪市家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市属国有企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创新城市建设模式的号召,主动担当作为参与城市建设,努力在共建、共治、共管、共享城市建设上迈出了新步伐、作出了示范。

把国有企业发展融入城市更新改造、融入人民需求

玉溪市第一自来水厂(以下简称“一水厂”)于1973年建成使用,高峰时期以3万多立方米的日供水量为中心城区老城区生活用水提供保障。随着城市发展,一水厂周围逐渐建起多个商业住宅小区。为提升发展环境,企业按照发展规划已于2018年起在北片区新建水厂,用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一水厂位于聂耳路中轴线的“黄金位置”,如何把企业发展融入城市更新改造、融入人民需求?这个问题横在了企业面前。随着北片区水厂建成投产,一水厂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完善供水管网和设备,用北片区水厂产能替代老厂产能,将老厂改造为有主题、有业态的城市公园,为城市增绿添色;二是将土地收储后另做他用。在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引导下,企业选择了前者,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城市最好的位置留给市民,拿出国企担当为城市建设作贡献。

这是一项“一盘棋”工作。玉溪市家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主动作为,积极融入城市中轴线打造建设工作,统筹谋划推进投资6.7亿元的红塔区中心城区供排水一体化项目,红塔区中心城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项目获得立项批复并进入省发展改革委重点项目库,建成红旗水库、龙母箐水库饮用水供水替代应急工程,正在集中力量攻坚一水厂搬迁产能替代的红龙路等重点管网建设工程。玉溪市供排水有限公司积极筹资,逐步腾退生产功能,把一水厂旧址改造成小而精的城市口袋公园。项目原有土地性质和权属不变,由企业按“融、投、建、管、营”一体化模式自主建设运营,前后计划总投资将超过650万元。

总体工程有望9月底完成

该项目分两期建设,目前建成开放的环山路水厂一侧为一期,占地5亩。二期涵盖一水厂整体区域,面积11.6亩。

清新雅致、花木芬芳、步道蜿蜒、回廊幽静,领着孙女到这里游玩的市民飞永妹说:“这个公园建起来后让我们有了新玩处,大人、孩子都爱来。”像她一样,许多居住在附近的市民茶余饭后都会到这里来坐坐、玩玩。这个小而美、小而精的公园,从3月份建成以来深受市民欢迎。

“紧盯6月16日一水厂关停、同步启动文创园二期建设的目标,这半个月来,我们在抓紧推进前期准备工作。”玉溪市供排水有限公司项目现场负责人马武明介绍。目前,企业完成了北片区水厂出厂水管和二水厂泵房高区供水泵及配套电气改造、低区供水节点改造,一水厂周边管道节点改造等工作,正在实施红龙路南段及河滨路的水管安装,确保6月16日建设完成。在外围供水管道连通完成后,可实现一水厂供水产能替代并关停,同步开始公园二期改造建设。总体工程将在9月底前完成,争取在国庆节向社会开放。

工业记忆文创园留下记忆,承载未来和希望

不同于普通公园,“工业记忆”“文创园”是这里的关键词。

走进现在的一水厂生产区,50年来留下的工业印记一直没有改变,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历史,每一台机器、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日夜,都承载着水厂人的追求与荣光。水厂一侧,一座高耸的大水塔静静伫立。它在多年的时光中见证着地方发展的历史变迁,也将在新建设的文创园中,见证城市更新改造后带来的美好生活和希望。

“在二期工程中,水厂泵房停用后,将保留这些机器改造成参观场所。另外,白色大水塔、供水滤池、大树等都将保留下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马武明介绍,“这里有我们200多名员工的青春和记忆,大家都觉得建工业记忆文创园是一件好事,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

5月20日,记者采访时,看到项目规划设计单位团队与水厂团队正在现场对接,对整体规划方案和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据了解,在这个文创园中,将融入红塔区发展沿革、玉溪工业发展记忆和水厂发展历史等内容,打造成集景观休闲、节水宣教、历史文脉、工业记忆为一体的公园。在后续建设和运营中,玉溪市家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将充分发挥企业市场化主体优势,力争实现运营模式的自平衡,形成“以园养园”的良性运作模式。

主办:玉溪市科学技术协会

制作: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备案号: 滇ICP备09007698号-1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