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科普网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 >>
农业科技引领“三农”发展
---易门农业科技发展历程简介
2020-07-01 14:59:09

   易门县坚持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发展,在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科普覆盖面持续扩大,生产力不断释放,农业效益稳步提高。改革开放40年以来,农业科技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作物优良品种繁育推广、粮食种植新技术引进应用、玉米地膜覆盖技术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等方面成效明显,群众持续增产增收,有力地保障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建国前,我县农作物种植受自然条件、科技水平束缚,缺乏统一管理和引导,农民凭借经验节令,根据土地的水肥状况,以粮食为主,自发选择品种种植,作物种植结构为自发调节。解放后,百废待兴,国内粮食紧缺,以种植粮食为主;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种植以粮为主,实行指令计划生产,种植品种、规模统一按计划进行,大春作物以种植水稻、玉米、烤烟为主,小春作物以种植小麦、大麦、蚕豆、油菜为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空间有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开始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别是1981年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我县农业产业构开始逐步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扩大。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后,农业生产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激发,农民的生活大幅改善,个体经济大量产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空间不断扩大,全县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不断提高,到1990年,粮经作物比例为70:30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发挥越来越明显,为实现粮经全面发展,我县开始围绕市场需求,不断加大农业产业构调整力度,合理调整烤烟、蔬菜、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强化菜豌豆、洋葱等蔬菜和烤烟实用技术推广与普及;2008年—2018年,以主攻单产、提高总产、绿色发展为目标,开展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作物高产创建,其中:小麦连续实施10年,水稻实施6年,玉米实施4年,油菜实施2年,通过精心组织、采取有效措施,高产创建成效明显,并对农业产业构进行合理调整,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目前,粮经作物比例为50:50,实现了粮经作物对半开。

烤烟种植推广。1943年云南烟草改进所易门分所引种在易门种植烤烟500亩,开启了我县烤烟规模种植先河。1951年县人民政府将烤烟列入生产计划,由政府统购统销,并从外县聘请技术人员辅导烤烟生产,烤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面积、产量从1952年的4476亩、24万公斤增至1977年的16220亩、110万公斤。1978年后,以烤烟种植为主的农业产业构调整力度加大,1985年后烤烟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普宣传覆盖面不断提高,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县实际的品种选育、育苗管理、移栽管理、中耕管理、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烘烤的实用技术;1987年开始实施烤烟基本农田建设,在玉烟企业和地(市)、县的资金支持下,烟区水、电、路等生产设施建设进程加快,烟区生产条件迅速改善,机械作业面积不断扩大,烤烟种植效益逐年提高,农民人均烤烟收入从1978年的11元增至1998年的424元;1998年后国家对烟草实行“双控”政策,按市场需求和烟区种植特点控制种植面积和烟叶产量,我县按烟草公司烟叶收购指导性任务,有计划安排烤烟种植,面积保持在610万亩之间,围绕烤烟稳量提质增效,强化科技兴烟,农民人均烤烟收入不减反增;2004年烟叶收购量达到峰值,种植烤烟98822亩、收购烟叶1484万公斤;2005年烤烟种植面积达到峰值,种植烤烟99180亩、收购烟叶1289万公斤;2015年农民人均烤烟交售收入达到峰值,种植烤烟71445亩、收购烟叶930万公斤,平均交售单价每公斤29.64元,交售金额27563万元,农民人均烤烟交售收入2573元。目前,烤烟依然是我县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蔬菜种植推广。易门蔬菜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较多。建国前,农户季节性自发种植葱、姜、辣椒、韭菜、青菜、白菜等传统品种,用于自食或腌制咸菜,多为自产自销。建国后,蔬菜种植由农户自己种植逐渐转变为集体种植,以种植传统品种为主,多为自产自销。1976年,引进芥蓝菜、空心菜、洋葱、番茄、洋丝瓜、卷心白菜、四月慢、牛角菜辣、皱皮辣等新品种,蔬菜种植面积1104亩,除自食外,多余部分出售,后与蔬菜公司挂钩销售。1980年,专业技术人员加大蔬菜种植技术辅导,蔬菜种植向商品化发展,蔬菜种植面积发展至6184亩。1992年,蔬菜开始实行合同收购外销,蔬菜种植面积发展至11318亩,芥蓝、洋葱、春洋芋、小莲花白等4000亩冬早蔬菜销往省内外;1996年开始创办蔬菜专业合作社,鼓励成立专业技术协会,大力发展外销蔬菜;至1998年,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1100亩至12000亩之间,外销蔬菜在5000亩左右。1999年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蔬菜种植从以冬早蔬菜为主转向冬早蔬菜、夏秋蔬菜并重发展,产品主要外销,蔬菜种植品种快速增多、面积迅速扩大,至2008年,蔬菜种植基本形成“一村一品”格局,蔬菜种植面积、总产从1999年的16352亩、2647万公斤增加至2008年的64375亩、7062万公斤,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鼓起了菜农的钱袋子。2009年以后,围绕市场需求,县人民政府进一步调优蔬菜种植结构、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各种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层科技专业技术协会纷纷组建,科技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农民蔬菜种植热情高涨,蔬菜种植规模持续扩大、品种进一步丰富,2015年蔬菜总产突破1亿公斤,2018年种植面积、总产达到峰值,达98801亩、12840万公斤。随着经济效益不断增强,目前我县蔬菜种植面积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蔬菜产业开始向绿色化、生态化转型,蔬菜已成为我县又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菜豌豆种植推广。1995年,在我县冷凉山区的底尼、竹子哨等地引种菜豌豆栽培成功,并获得较好经济效益。至此,开始在全县适于生长区推广普及,并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逐年不断扩大种植面积,至2018年,全县菜豌豆种植超过5万亩。经过10多年的探索实践与科普宣传,形成了一套符合当地需求的选种、定植、搭架、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等实用技术体系,并在广大农村被群众普遍掌握,现已成为我县山区农村继烤烟之后群众增收的又一支柱。

二、粮食作物优良品种繁育推广

1954年成立县农业科技组,开始实施粮食良种推广。1973年成立县籽种站,粮食良种繁育推广力度进一步增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籽种选育推广坚持“自选、自繁、自用”的方针,开始建立适应我县大面积生产需要的繁种基地;1984年成立了“两杂”推广领导小组,开始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杂交稻、杂交玉米;1999年我县籽种选育做到了自给有余、剩余外供。2000年县籽种站与省市农科所联合,开展了“水稻、玉米、小麦”三种作物的种衣剂试验与示范筛选,并实现了种子包衣化。水稻优良品种的繁育推广。1960年开始引种台北8号、西南175等矮杆、耐肥、抗倒抗病的丰产粳稻品种进行选育与推广,1971年扩大西南175、两矮81266562等抗病品种;1980年岔河水库建成,推广以西南175为主,引进和搭配云玉一号、楚粳类、京国类、杂交水稻类等丰产抗病品种,水稻种植与繁育推广按低海拔热河谷区域、中海拔区域、冷箐区域分类开展。低海拔热河谷区域:上世纪80年代主推威优6号、威优63、桂朝2号,上世纪90年代增加了华成2号,2000年—2010年主推D63、籼优63、丰优香占等,近年主推丰优香占、宜香3003、文富7号等。中海拔区域:上世纪80年代主推西南175、云玉1号等品种,上世纪90年代主推合系类品种,2000年—2010年主推楚粳28、楚粳30等品种,近年来主推楚粳系列和云粳系列。冷箐区域:上世纪80年代主推8126、武凉41,上世纪90年代主推合系39、合系412000年后冷箐区基本不再种植水稻。建国以来,我县积极开展水稻优良品种的繁育推广,全力提高水稻单产和稻米品质,经历了良种引进推广和自行选育良种推广,良种选育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开展的,以六街镇迤栖村为中心,建立了水稻繁种基地,随后面积逐步扩大,至2018年,累计繁种面积3215亩,产种174.88万公斤,可推广种植水稻29.1万亩。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建国前,我县玉米主要种植黄玉米、白玉米等老品种,1948年曾试种过美国玉米。建国后,我县高度重视玉米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56年引种昭通二季造,1960年引种金皇后、普照、宣威黄、草铺黄等品种,1971年引种云杂三号、引杂二号等杂交品种,1974年至1976年推广普照、草铺黄、平安白和县籽种站选育的平白普;1982年吴寿宏、董达龙等农业科技人员育成玉米良种易顶二号,选育推广协单一号、引三顶、七三单交和易顶二号等品种;1985年选育推广莫A、莫楚、京杂六号等品种,我县玉米杂交种推广跨入云南省玉米杂交种推广先进县行列;1989年试验示范掖单类、会单4号等品种,1999年选育推广会单4号,搭配农大3138、曲辰3号,实现了玉米杂交良种化。建国以来,我县玉米种植经历了良种引进推广和自行选育良种推广,良种选育推广经历了地方种、品杂种、双交种到顶交种,再由顶交种过渡到单交种、杂交种的具体实践。玉米制种面积、产种由1973年的80亩、产量4000公斤增至1989年的651亩、产量13.76万公斤。至2018年,累计制种面积11756亩、产种264.53万公斤,可推广种植玉米105.8万亩。小麦优良品种的繁育推广。建国前,我县小麦主要种植长芒紫麦、光头麦、火烧麦等地方品种,多种于坡地。建国后,我县加大了小麦良种的引进、选育与推广。1949年全县小麦种植6710亩;1956年引种南大2419,小麦种植18176亩;1964年引种意大利和保加利亚小麦,小麦种植27791亩;1969年开始试种田麦获得高产,田麦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小麦种植28946亩;1975年引种墨西哥小麦,小麦种植56523亩。1983年引种O字号良种,小麦种植75091亩,上世纪80年代,主推010304830230、精选7号、精选9号等品种。1990年引种S类良种,小麦种植88660亩;1992年引种绵阳系列、713等品种,小麦种植95616亩;1994年引种88404,小麦种植96012亩;1997年小麦种植121138亩,总产2380万公斤,种植面积、产量达到峰值;上世纪90年代,主推88404品种;2000年后,我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小麦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主推云麦53等云麦系列,2018年小麦种植19719亩,小麦仍是我县主要的小春粮食作物。我县小麦繁种从197816亩开始,至2014年累计繁种面积18864亩、产种582万公斤,可推广种植小麦58.2万亩。繁种品种主要是墨查、0230、毕麦5号、精选9号、精选7号、88404、云麦42、云麦47号、云麦53等优良品种。

三、粮食种植新技术引进应用

粮食种植新技术引进推广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在水稻生产上,先后推广了水育秧改湿润育秧,露地育秧改薄膜育秧,湿润育秧改旱育秧,密播改扣种稀播,培育带蘖壮秧;立足早栽,实行规范化条栽;进行钵盘摆秧,推广抛秧和机插秧技术;稻田养鱼技术;改进施肥结构,合理施肥,补施钾肥;引进运用高效农药,系统防治稻瘟病和虫害,获得良好的效果。2017年全县水稻单产达536公斤。其间,十街杂交稻区最高亩产达800公斤,方屯坝子粳稻区达750公斤,小街温凉粳稻区达700公斤。在玉米生产上,先后推广了宽窄行条播、马铃薯套种、玉米—马铃薯—小麦一年三熟间套栽培、营养钵育苗移栽、玉米间种大豆、配方施肥、玉米免培土栽培、机播机收等技术措施,大幅度提高了玉米单产。在小麦生产上,先后推广了条播、多样性种植、氮肥后移、叶面喷施增抗剂、病虫害一喷多防、配方施肥、机播机收等技术。

四、玉米地膜覆盖技术推广应用

易门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坝区面积仅有46.77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总面积1571平方公里的97%。在玉米地膜覆盖技术推广前,我县海拔2000米以上的冷凉山区只能种植老品种玉米、马铃薯、荞子、杂豆、大麦等作物,亩产低,群众温饱问题突出,县委、县人民政府为解决冷凉山区粮食亩产低、群众粮食保障不足的问题,在冷凉山区大力开展农业科技试验示范与推广普及。

1986年县农科所吴寿宏带领农业科技团队,在水塘三棵树试验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试验田2.8亩获得成功,增产效果十分明显。1987年在铜厂乡莫各顶、万宝厂等地示范推广玉米地膜覆盖8051亩,玉溪地区81市的区乡干部和科技人员562人次到现场观摩,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普及,提高了玉米单产,增强了冷凉山区的粮食保障能力,加速了当地群众温饱问题的解决。1988年膜覆盖技术在全县种植的各种作物上进行推广应用,其中:19871989年,全县累计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技术46662亩,累计增产粮食642万千克,加权平均比露地亩增产137.7千克,增52.6%1992年,县农科所在樟木箐村举办的102亩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攻关示范,玉米平均亩产937.4千克,创易门历史上百亩连片最高单产记录,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达到全省领先水平。随着膜覆盖技术在全县种植业上的广泛推广应用,全县农膜使用量从1987年的25吨增加至当前的680吨,周年农作物覆膜面积在14万亩左右,大幅提高了全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亩均效益。

五、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

解放前,庄稼施肥以农家肥为主。建国后,为增加土壤肥力,除施用农家肥外,曾推广施用过绿肥,随科技发展,化肥推广施用逐渐普遍化。上世纪80年代前,化肥紧缺,主要施用农家肥、绿肥;上世纪70年代末,农家肥、绿肥等有机肥施用量每亩在2000公斤左右;上世纪90年代后,化肥施用量大幅增加,农家肥等有机肥施用减少至每亩800公斤左右,绿肥逐步荡除。我县1955年开始引进推广施用钙镁磷化肥,1962年开始推广施用氮肥,1980年开始推广施用硫酸钾、碳铵、尿素,1981年开始推广施用复合肥,1989年开始推广氮、磷、钾平衡施肥技术。2009年易门县被列入云南省53个新建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项目从2010年开始实施,至2015年,全县共取土化验4777个,实施试验137组,完成了9种主要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和数据库建设,举办测土配方施肥中心示范样板38个、面积8.57万亩,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效果,累计推广配方施肥面积168.57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完成后,我县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分别在玉米、菜豌豆、洋葱、花椰菜等作物开展了化肥减量增效试验21组,举办核心示范13片,遏制化肥用量不断增长势头,至2018年我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始普及,提前实现了化肥零增长的目标任务。据统计,2011年至2017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来,作物增产累计5165.6万公斤、平均每亩增产30.6公斤,新增产值累计14548.3万元,新增纯收益累计14338.3万元、平均每亩增纯收益85.1元,累计减少化肥折纯施用量437.368万公斤、平均每亩减2.6公斤,化肥减量增效明显。

改革开放40年来,是易门县农业崇尚科学、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大兴农田水利、广泛开展科技兴农的重要发展时期,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农民科学种田意识得到不断巩固提升,作物科学种植方法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农民群众增产增收成效明显,广大农村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踏步迈进,实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20194月,易门县农业局高级工程师陈向东、吴志林口述,易门县科协整理)

主办:玉溪市科学技术协会

制作: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备案号: 滇ICP备09007698号-1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