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科普网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 >>
扎根农业勤耕耘 刻苦钻研助增收
2019-06-04 15:03:56

陈向东,男,汉族,云南省易门县人。19601月出生。19817月毕业于玉溪农校农学专业,先后在易门县方屯乡农科站、易门县籽种站、六街镇农科站、易门县土肥站、易门县农技中心工作任职,现任易门县农技推广站站长,推广研究员。

民以食为天,一个生在食物匮乏年代的人,对其意思体会最为深切,我是农民的儿子,于是自小立志“增加粮食产出、解决温饱、过上幸福日子”,已正因为如此,为我的事业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从事农业工作30多年,让我的心愿得以绽放实现。

抓科研,促发展。从参加工作起,就本着“把农民当父母,把种子当儿抚,把自己当农夫”的理念,一心扎根农业,深入农村,到户下田,从事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30多年来,不管工作如何变换,我矢志未改。先后参与和主持完成的《玉溪地区29万亩小麦样板获得丰收》、《推广12万亩小麦良种88404增产粮食400万公斤》、《玉溪市水稻旱育稀植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双低油菜花油6号引进筛选及配套技术试验示范》、《优质馒头小麦新品种玉麦3号选育》、《3.5万亩吨粮综合配套技术开发新增总产值1600万元》、《水稻新品种滇超2号的选育》、《云南山区优质旱地小麦新品种示范推广》、《推广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新增产值伍佰万元》、《小春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试验研究及应用》、《易门县小麦遗传多样性控病技术的试验示范》、《易门县应用综合技术实施农业开发》、易门县山地食粒豌豆集成技术推广应用等大批农业农村适用技术研究课题和项目;主动对接,与省农科院、云南农大、省农技推广总站、玉溪市农科院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玉麦3号、云麦42、云麦47、云选11-12、云麦51、云麦53、油菜花油6号、水稻滇超9号等新品种选育与推广,促进易门农业发展;受云南农业大学委托,带领云南农大实习生完成“小麦遗传多样性控制病害”技术的试验示范,3次获云南农大“生物多样性控制农作物主要病害应用研究”做出突出贡献证书。从事农业工作以来,结合工作实践,先后发表了《利用物种多样性持续控制小春作物病虫害应用研究》、《新型肥料—水稻专用肥》、《生物多样性技术在防治小春农作物病虫害中的作用》、《易门县地膜残留调查与治理对策等一批科技论文,其中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技论文5篇,获优秀论文奖励4篇;先后获得部、省、市、县科技成果奖51项次,其中省部级4项、地厅级16项、县处级23项次、其它科技奖8项。《玉溪地区29万亩小麦样板获得丰收》和《云南山区优质旱地小麦新品种示范推广》两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

重示范,见成效。作为一名农技推广工作者,深知试验示范是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30多年来,每年都将四分之三的工作时间放在农村、田间地头,累计组织实施各类试验示范超百次,经常以村为家、与农户交朋友,建示范基地求证数据,走村串户为农户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很多年长的村民一见面,都能互相叫上名字。为增加粮食产量与质量,先后开展了农业部“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控制病害技术”、“小麦遗传多样性控病技术”、云南省“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麦类新品种选育”科技攻关、玉溪市“烤烟科技联产联质承包”、易门县 “秋冬农业开发”等一批辐射带动强试验示范项目,“部级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项目推广验收顺利通过,“小麦遗传多样性控病技术的试验示范”项目获国内外专家好评,示范带动成效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为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在全县实施“试验示范基地+专家+科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农户”推广模式,累计完成小麦、水稻、山地油菜高产创建29块,面积33.64万亩,示范区比非示范区平均亩增产93.5千克,新增总产3143.7万千克;5年来建设玉米试验示范基地5个、面积828亩,引进试验玉米新品种42个,展示7个,推广应用5个,培育科技示范户1627户,辐射带动农户17800户,推广应用玉米新品种、新技术40050亩,示范户玉米单产比非示范户增产20%以上。为挖掘和利用生物多样性技术成果的应用价值,利用生物多样性技术防治病虫害,减少农业化肥的施用量,增强作物自我抗病性,持续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探索玉米//大豆、玉米//马铃薯、水稻//大豆、小麦//蚕豆、油菜//蚕豆、果园//豆类、玉米//魔芋等间作套种模式示范,提供了一套适合易门大面积应用的“控病生产技术”,并为类似地区推广应用提供较好的借鉴作用,5年全县推广应用面积107.4万亩,每亩新增粮食37.6千克,新增总产4036.9万千克,新增总产值18053.6万元。为缓解劳动力不足,减轻劳动强度,积极探索玉米免培土轻简化栽培技术,改玉米5叶期施肥薅锄为施肥盖土、喷施除草剂,改玉米1012片叶施用穗肥并进行中耕大壅土为施肥盖土,13-14片叶时全田喷施玉米健壮素的玉米免培土,在玉米倒伏程度、产量无明显区别情况下,亩可节省用工4个、节本增效217.2元,并通过样板引导、现场观摩、科技推广,让农民得实惠,仅2015年推广51870.8亩,节本增效1437.37万元,新增纯收益1418.08万元,该项技术的推广,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全县适宜推广区面积不断扩大,目前技术应用已接近90%。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需要,积极与食品加工企业合作,2004年引进出口蔬菜洋蓟,建立试验示范种植基地,摸索出水旱轮作、间套种、盖黑膜控杂草、配方施肥补施微肥,使用微生物杀虫剂短稳杆菌、黄兰板诱虫的安全栽培技术,生产出符合出口欧美需要的蔬菜—洋蓟;此外,还根据市场需求,带领科技团队,大力开展冬早蔬菜、夏秋蔬菜的良种引进与科技推广,经过持续探索实践与科普宣传,形成了一系列符合当地蔬菜种植需求的选种、定植、搭架、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等实用技术体系,蔬菜种植面积从1980年的6184亩增加2018年的98801亩,其中菜豌豆种植超过5万亩,全县蔬菜产量达到12840万千克,蔬菜已成为我县农村继烤烟之后群众增收的又一支柱。

抓培训,增素质。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是我从事农业工作的一大夙愿。近10年,结合地方特色,编写了《特色蔬菜洋蓟栽培技术》、《魔芋栽培技术》、《无公害豌豆栽培技术》等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培训乡土教材6本,先后被县科协、县妇联、县农广校聘为农函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妇女实用技术培训教师,开展科普宣传和农业技术推广,累计培训学员750人次、基层干部720人次、农民7920人次,力促全县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围绕易门农业发展导向,利用玉溪市总工会授牌的“陈向东劳模创新工作室”,组织20名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团队技术攻关,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难点和重点,同时培养年轻农业科技人才,为易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工作以来,我致力于小麦、油菜、水稻、蔬菜等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配套农业技术措施的推广,实施了很多项目,大部分项目均实现“当年建项目,农户当年受益”。当前良种、良法得到广泛推广,农民科学种植水平和农业综合技术措施到位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老百姓缺粮饿肚子一去不复返,群众的菜篮子丰富了、钱袋子鼓起了,作为一个农业工作者,我深感欣慰,这是党和国家好政策得到落实的具体体现。

春华秋实,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单位同事和协作单位的支持下,我多年的辛勤耕耘得到了各级的认可,先后获得各级荣誉30项,其中:2004年获得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等奖,2009年获得玉溪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2年获得云南省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2017年获首届“易门工匠”称号。面对荣誉,既是动力,更是责任,虽已暮年,将一如既往,以一颗农业工作者对科技的挚爱之心,为易门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贡献一份自己的历史责任。

20195月,易门县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陈向东口述,易门县科协整理)

 

主办:玉溪市科学技术协会

制作: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备案号: 滇ICP备09007698号-1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040号